close
2008年03月28日 12:09
來源:新華網 李學梅
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所27日宣佈,該研究所日前發現了人體內維生素C的輸送機制,該機制能夠幫助人體有效地攝取食物中的維生素C,維持身體健康。
據該研究所介紹,維生素C是人體內眾多生理過程的重要參與者。如果人缺乏維生素C,就會患上敗血症等疾病。在自然界,絕大多數的哺乳動物都能在體內自行合成維生素C,但奇怪的是,包括人類在內的一部分靈長類高級動物卻不具備這種能力。有專家推測,這種能力的缺失源自於4000萬年前的基因突變。
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所的納奧米·泰勒和她的科研小組通過研究發現,在人體內,維生素C氧化物的“運輸”是由一種名為Glut1的蛋白質來完成的,Glut1又稱葡萄糖轉運蛋白,是細胞運輸葡萄糖的重要載體。
泰勒發現,Glut1蛋白只出現在不具備維生素C合成能力的生物的血細胞裏。有趣的是,一身二職的Glut1蛋白在運輸過程中,會對維生素C給予“優先”的待遇,然後才去運送葡萄糖。正是這種蛋白質的存在,維生素C的氧化物才能迅速被血細胞吸收,然後轉化為新的形式,方便人體吸收。
研究人員認為,在約4000萬年前的基因突變之後,人體內才逐漸形成了這套補償機制,以保證維生素C的足量攝入。目前該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國《細胞》雜誌上。
全站熱搜